游客
题文

在寒意阵阵的隆冬季节人们既感觉到寒冷又容易感觉到饥饿,但人体的体温却基本稳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当低温刺激体表的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         ,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              形成冷觉。
(2)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加,导致血液                                (2种激素)的含量也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
(3)同时下丘脑发出信号,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减少散热。由此可见体温恒定是           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4)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         ,该激素是由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
(5)已知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会被迅速分解。现有某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将会引起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 化的原因是由于     
的变化和体内     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物质)联系的。

根据所学知识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的太阳能。
(2)分解者通过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3)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细胞a、b、c中细胞特异性识别。
(3)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症失调中的病。
(4)若该抗原为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图11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分泌减少。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_直接提供。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