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Ⅱ-5的基因型为___    _,Ⅲ-7的基因型为          。
(3)Ⅱ-2和Ⅱ-3婚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4)若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100,且Ⅲ-1为该人群中一员,则Ⅲ-1和Ⅲ-2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    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 Ca2+, Ca2+ 促使细胞内的H+ 以_________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3)此外,Ca2+ 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__________酶催化 mRNA 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__________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____,并测量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

(7分)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照实验是在30℃时进行的。请回答:

(1)当温度超过 __________℃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会受抑制;这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是__________。
(2)写出在高温时导致光合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原因: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由图中曲线分析,植物A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57℃,其原因是这时__________。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的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__________(选填“加快”、“不变”或“降低”)。
(5)水果在生长季节如果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中,甜度会较低。参考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基础。__________。

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图乙是基因A或B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酶a与酶b结构上的区别是 __________ 。
(2)图乙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称__________;图中结构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 ;氨基酸②的密码子是 __________ ;图中④形成后到达此场所是否穿过磷脂分子?__________。
(3)在基因B中,α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β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提高了油脂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 。

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界对所有违禁药物的总称,包含种类很多,常用兴奋剂有雄激素及其衍生物、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EPO作为一种糖蛋白激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机理如图1所示,图2是人体细胞模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雄激素及其衍生物类兴奋剂属于__________类化合物,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此类兴奋剂会使血液中雄激素含量过高,从而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导致相关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等)的分泌量__________ ,进而引起自身雄激素分泌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性腺萎缩。
(2)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和分泌有关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用图2中的数字表示),EPO的受体是一种膜蛋白,负责合成EPO受体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用图2中的数字表示)。
(3)由图1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够增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活动,从而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促进机体细胞进行__________呼吸提供能量。运动员长期注射EPO会使机体血液中血浆比例相对减小,从而影响内环境的__________。

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之一,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啤酒酵母的代谢类型是
(2)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
(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和调低pH,加
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倒置于中培养。
步骤4:根据筛选出突变菌。
(4)平板倒置的目的是
(5)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
(6)请写出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