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培育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图2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____。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2)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
(3)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的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合理即可)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分别是试管婴儿和克隆羊培育过程的介绍材料,请阅读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a.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是指通过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方式使妇女受孕而生出婴儿.人类第一例试管婴儿于1978年7月23日诞生在英国,婴儿的名字叫路易斯布朗。她的母亲由于输卵管堵塞而不能生育。妇产科医生与剑桥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合作,成功地从婴儿母亲卵巢滤泡中取出卵细胞,并采取了婴儿父亲的精液,使卵细胞和精子成功在试管中完成受精。把受精卵放在盛有特制营养液的试管中,保持和体温一样的温度,使受精卵发育到胚胎时期,再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内,完成发育过程直至诞生一个健康的婴儿。因此这项技术是治疗某些不孕症的好办法。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于1985年4月在台湾诞生;我国大陆的第一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3月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诞生。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到1988年十年间,全世界已出生了七千多个试管婴儿。可以说试管婴儿技术已相当成熟了。
b. 克隆羊的培育过程(见图)

(1)多利和路易斯布朗分别是通过什么生殖方式获得的?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在繁殖多利和路易斯布朗的过程中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
(3)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养成功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
(4)用克隆技术其实并不会克隆出一个“希特勒”,这是因为:
第一,克隆羊的遗传物质还有一部分来自母羊A,即还受遗传的影响;
第二,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与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被去掉遗传信息的卵细胞能继续单独存活吗?为什么?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 ,其中使用的酶是 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是细胞融合,一般要用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________.
(3)③为过程,完成体细胞杂交。
(4)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相似的步骤是 _____(填序号)。
(5)培养的杂种植株在形态上表现为
(6)若亲本植物A与亲本植物B都是二倍体,杂种植株为倍体 。
(7)从理论上讲,杂种个体是可育的。因此,该项研究解决了育种过程中问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过载体时,必须使用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获得的X是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5)若B淋巴细胞改为B细胞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 _____原因是
(6)该病毒抗体最终可以从中提取。
(7)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

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把等量的黑藻放入4个相同的烧杯,加入等量的0.2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按右图安装实验装置4组。
③分别用红、黄、蓝、绿4种等强度的光源照射黑藻。
④当观察到黑藻叶片均匀地产生气泡后,记录各组黑藻5分钟内产生的气泡数。
⑤重复以上步骤两次。
请回答相关问题:
(1)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 预测产生气泡数量最少的是使用_______________ (颜色)光源的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设计表格用于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高原明珠”滇池是昆明市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滇池属于__________生态系统,是白鹭等鸟类的栖息地。调查白鹭的种群数量,可釆用__________法,白鹭的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
(2) 当滇池受到生活污水的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能力,该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即_____和_____有关。
(3) 多年来,由于周边地区工业和农田的排水中氮、磷的浓度较高,致使滇池中蓝藻数次爆发,水体严重污染。为控制蓝藻数量,我省科技人员利用蔬菜和水体中蓝藻的_____关系,在湖面种植蔬菜,影响湖面蔬菜正常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该治理方法不但能改善水质,还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