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开水壶,缩手反射的发生与疼痛的时间是
|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 | 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
| C.先缩手反射,后感到疼痛 | D.变化不定 |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
|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下列符合图示含义的是( )
| 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 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
|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 D.该酶的最适pH为7 |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 B.将溶液pH值由2升到8的过程中,胰蛋白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
| C.酶的数量会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
| D.任何活细胞内都有酶的存在 |
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
|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
| 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
| 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 |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
| 处理前 |
用鱼滕酮处理后 |
用乌本苷处理后 |
||||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
| K+ |
145mmol |
5mmol |
11mmol |
5mmol |
13mmol |
5mmol |
| Mg2+ |
35mmol |
1.4mmol |
1.8mmol |
1.4mmol |
35mmol |
1.4mmol |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B.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C.鱼滕酮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