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13时左右,受当地部分农民群众收割作物后焚烧秸秆形成雾霾的影响,在沪渝高速公路湖北荆州段,相继发生15起交通事故,致使高速公路交通一度中断,并造成2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受伤。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农民焚烧的秸秆主要来自
A.小麦 | B.谷子 | C.甘蔗 | D.水稻 |
下列有关秸秆焚烧影响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
B.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
C.可能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D.利于有机质还田,提高耕地质量 |
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有
①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 ②科技转化力度不够
③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改善 ④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下列小题。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 |
C.宿州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 |
D.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 |
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最佳定位是()
①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②珠三角制造业的承接地
③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④安徽旅游示范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下图是“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A.热带──可可豆、水稻 | B.亚热带──水稻、油菜 |
C.暖温带──谷子、棉花 | D.中温带──小麦、甜菜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 B.乙地区沙化 |
C.丙地区荒漠化 | D.丁地区植被改善 |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 |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
C.蒸发量 |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
C处的湿润系数可能为()
A.大于0.05 | B.小于0.05 |
C.等于0.05 | D.难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