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微信拜年、低碳过年等新的文化潮流、文化手段与中国传统春节相结合的形式已经成为中国春节亮丽的人文景观,只有引导新的文化潮流,运用新的文化手段,春节新文化才会实现,才会不断丰富中国传统春节“年味”。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看,下列对短信、微信拜年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
B.能够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
2009感动中国候选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在10月24日抢救落水少年时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教育部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这告诉我们
A.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考虑个人利益的 |
B.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 |
C.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时起促进作用 |
“60周年”、“大阅兵”、“索马里护航”、“躲猫猫”、“跨省追捕”等热点词语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这些词语与网络揭示的各种现实事件密切相关。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C.互联网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
2009年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江苏考察工作,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进行调研。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 B.事物数量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 |
C.事物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事物的发![]() |
D.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
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开幕式上引用了中国先哲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C.要树立全局观念 | D.主观要符合客观 |
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组织力量攻关,短时间内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研制出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并在特殊人群接种中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