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
C.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
3月29日是“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2015年度中国区主题是“能见蔚蓝”。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 B.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用 |
C.使用一次性木筷 | D.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 |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只需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的是
选项 |
物质转化关系 |
a |
b |
c |
d |
A |
![]() |
Cu |
CuO |
CuSO4 |
Cu(OH)2 |
B |
Na2CO3 |
CaCO3 |
CaO |
Ca(OH)2 |
|
C |
H2SO4 |
Na2SO4 |
BaSO4 |
Ba(OH)2 |
|
D |
CO2 |
CaCO3 |
H2O |
O2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和等质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分别升温到t2℃(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B.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
D.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
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使用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转化过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的是
A.H+、Cl-、HCO3- | B.Ca2+、CO32-、Cl- |
C.K+、OH-、Na+ | D.Cu2+、SO4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