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该同学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该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 不发光,其原因是 .
(3)随后该同学在原电路上只改动了一根导线便完成了实验.请你在图中改动的一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电路,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L2的电流为 A.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放置.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代表 的位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图乙是某小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如图甲所示,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连接电路时开关_________,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种:(只填选项)()
A.灯泡断路 | B.电压表短接 | C.灯泡短接 | D.滑动变阻器断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片P应向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4)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如表所示的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由表格可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
实验序号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1 |
1.5 |
0.15 |
2 |
2.5 |
0.20 |
3 |
3.0 |
0.22 |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1)声控开关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地下通道两端入口处各安装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通道中间的同一盏螺纹灯泡.为确保行人无论从通道那端进入,都只能使进入端的声控开关闭合,让灯泡接通电源而发光.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按上述要求及安全用电原则将图甲中的元件正确地连接到电路中.
(2)在测量标有“0.3A”字样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估计灯泡额定功率约为1.5W,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使用的电流表“0﹣0.6A”、“0﹣3A”量程完好,电压表“0﹣3V”量程完好,但“0﹣15V”的量程已损坏,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Ω、1A”字样.同学们按图乙正确连接好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大电阻位置上,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则电源电压为 V;
由于电压表0﹣15V量程损坏,从电路中撤去了电压表,然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
为 A时,灯泡正常发光;观察发现此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恰好处于变阻器的中点位置,据此计算出灯泡额定功率为 W.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2)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由静止自由释放,让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相碰到静止后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结论是 .
(3)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队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小球的质量m/g |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
木块被撞后运到的距离s/m |
1 |
30 |
10 |
4 |
2 |
30 |
20 |
16 |
3 |
60 |
10 |
8 |
(a)为了探究“超载”隐患时,应选择 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