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请完成以下各题:
(1)根据山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中国近代化历程 |
主要特点 |
相关重大事件 |
第一阶段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
第二阶段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第三阶段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
(2)从后两个阶段选出一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简要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所作的贡献。
19世纪后期,生活在美国中部的约翰,听说农奴制改革后的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决定到日本进行考察。
错误:。
理由:,
。
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欧洲殖民者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烟草返回欧洲为“中程”。
错误: 。
理由: ,
。
成语典故和惯用语是汉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中的许多都是由历史演变而来的。请你参加一次“成语、典故和惯用语与历史”的活动。
(1)成语“一言九鼎”中的“九鼎”源于何人?
(2)成语“酒池肉林”源于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是谁?
(3)“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钓到什么“大鱼”?
(4)成语“卧薪尝胆”源于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5)你还能说出几个与传说时代有关的成语、典故和惯用语吗?(至少两个)
回答商鞅变法的有关问题。
(1)商鞅变法的六条主要措施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六条主要措施中,最不受奴隶主旧贵族欢迎的是哪一条?请说明理由。
(3)由于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最后惨遭车裂而死,有人说变法因此失败了。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谁?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他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什么事件表明了他成为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