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和惯用语是汉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中的许多都是由历史演变而来的。请你参加一次“成语、典故和惯用语与历史”的活动。
(1)成语“一言九鼎”中的“九鼎”源于何人?
(2)成语“酒池肉林”源于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是谁?
(3)“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钓到什么“大鱼”?
(4)成语“卧薪尝胆”源于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5)你还能说出几个与传说时代有关的成语、典故和惯用语吗?(至少两个)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材料三:
(1)从图①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一说出上述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出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二观察图②,试猜想一下,罗斯福总统会与美国农民说些什么?
(4)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材料二经济上的繁荣和强大,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背靠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2012年野田佳彦制造钓鱼岛危机,2013年4月安倍晋三扬言“侵略无定论”,并企图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他们成为世界或局部地区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
(1)据材料一,时光流转,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如果你是驻西安某报社的记者,你在1936年12月12日会将哪一事件的报道放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2)据材料一,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共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中共采取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一,这一重大事件“预示着团结抗战新局面到来”,具有重大的意义。写出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
(4)请你至少举3例史实说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和祸华的铁证。
材料: 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和观众见面。此剧写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 “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甲午战争打中国打痛了,打醒了。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
──节选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你能说出具体的史实吗?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些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 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识图读图题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
(3)请你全面的评价第三个历史事件。
(4)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
填表并回答问题(12分):
文明名称 |
出现时间 |
出现地点 |
成就代表 |
古埃及 |
前3500年 |
尼罗河流域 |
A |
古巴比伦 |
前3500年 |
B |
《汉谟拉比法典》 |
C |
前2500年 |
印度河流域 |
《种姓制度》 |
中国 |
D |
黄河流域 |
分封制 |
(1)请把表中A-D处空格补全。8
(2)这四个文明古国的文明类型应同属于()2
A.河流文明 B.海洋文明 C.高山文明 D.草原文明
(3)这些文明都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大致是()2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
②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③河水的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