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A,B,C,D,E是依时间顺序打出的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则小车做 (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纸带的加速度为 m/s2;
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的大小并同时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同时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根据记录数据计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分别描绘了a、b两条U-I图线,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的表达式:________;
(2)小灯泡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选填“a”或“b”);
(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该电路中小灯泡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
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金属丝的阻值,操作过程如下:
(1)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10”挡位。
(2)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 旋钮(填图甲中的“A”、“B”),使欧姆表指针对准电阻的 处(填“0刻线”或“∞刻线”)。
(3)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此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4)为了使金属丝的阻值读数更准确一些,该同学应将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 (填“×1”或“×1k”)挡位,重新进行 。
(5)重新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丙所示,金属丝的电阻为 Ω。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 0.5A”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择:
A.电压表(0~5 V,内阻10 kΩ)
B.电压表(0~15 V,内阻20 kΩ)
C.电流表(0~3 A,内阻1 Ω)
D.电流表(0~0.6 A,内阻0.4 Ω)
E.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500 Ω,1 A)
G.学生电源(直流6 V)、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选用图1中甲而不选用图乙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2)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3)把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实物电路图.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R为电阻箱.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阻箱(限值范围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
①请根据图1的电路图,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若干组R、U的数据.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电阻R/Ω |
60.5 |
35.2 |
20.0 |
13.7 |
9.9 |
5.8 |
4.3 |
3.5 |
2.9 |
2.5 |
电压U/V |
2.58 |
2.43 |
2.22 |
2.00 |
1.78 |
1.40 |
1.18 |
1.05 |
0.93 |
0.85 |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线.由图象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③关于这个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各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同学读电压表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本实验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如果将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就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为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 |
![]() |
10.97 |
12.02 |
13.00 |
13.98 |
15.05 |
③找出②中F=2.50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 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见答题卡)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 cm。
(2)测得OA=6.00cm,OB=7.60cm,则FOA的大小为 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答题卡上做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 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