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                    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据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有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          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进人体内去感染T细胞时,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      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特异性免疫。
(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图丙表示突触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突触后膜上离子移动情况主要是         ,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这种原虫感染后会在人体内形成周期性繁殖,然后周期性释放毒素,毒素属于一种热源,可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激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若某人体温24小时保持38度,这期间他体内的产热量         (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左图)。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右图所示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 
(2)右图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右图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_______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重组型配子。
(4)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_______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动物通过嗅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下图为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后,再通过G蛋白激活蛋白X,蛋白X使ATP分子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由此可知蛋白X具有___________功能。气味分子所引起的系列反应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的功能。
(2)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________,引起大量的Na+____________,使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形成嗅觉。

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将瓶中的液体用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从存活的酵母菌中提取DNA,经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质粒上,该质粒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________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4)将上述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以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

为研究铬(Cr)对黑麦细胞的毒性作用,科学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铬(Cr)对黑麦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表:K2Cr2O7对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及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1)制作黑麦根尖细胞临时装片,需经过→漂洗→染色→制片等几个步骤,其中可用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K2Cr2O7的最适浓度为mg·L-1,而在K2Cr2O7浓度≥mg·L-1时,对黑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
(3)科学家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和数目,统计并比较的染色体畸变率,从而明确了铬(Cr)对黑麦细胞的毒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