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
|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
|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
|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C.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 |
| 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 |
| 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
| D.使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 B.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 |
| C.两个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为杂合子 |
| 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
下列叙述中肯定为显性性状的是:()
| A.F1所表现出来的某个亲本的性状 |
|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
| C.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新性状 |
| D.在各代中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
|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