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棉花纤维的长度,研究者取开花前2天(未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A)和开花当天(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B)在体外培养,于不同时间分别给予不同的激素。实验结果见下表。上述实验表明( )
|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
| 在培养液中添加的激素 |
培养于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
培养于含赤霉素的培养液中 |
培养于含生长素+赤霉素的培养液中 |
后期再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 |
||||
| 培养结果 |
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 |
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 |
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 |
均没有纤维细胞产生 |
||||
A.两种激素均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
B.受精与否决定了棉花胚珠细胞的分化和伸长
C.只要添加两种激素棉花胚珠细胞就能分化和伸长
D.两种激素共同使用和单独使用的结果不同
如图表示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 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4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5600人,褐眼人有34400人,其中纯合体18000人,那么在这一群人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45%和55% | B.65.5%和34.5% |
| C.86%和14% | D.71.5%和28.5% |
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故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
|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
| C.野兔与环境一致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
|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打断DNA |
| B.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 |
| C.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
| D.逆转录酶以一条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 |
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
B.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
C.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④过程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