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
B.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
C.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红墨水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能被细胞代谢中产生的[H]还原成红色不溶于水的物质)常用于检测种子活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中,胚被染成红色的是具有活力的种子 |
B.红墨水染色法中,胚不着色或着色很浅的是具有活力的种子 |
C.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相似,均应用了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
D.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中,被染成红色较深的种子细胞呼吸可能较强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3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
C.光照相同时间后,t4温度下装置内O2的增加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 |
D.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
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 |
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
D.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 |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 |
C.马和驴可交配生下骡,说明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D.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是细胞质与细胞壁的分开 |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 |
D.可根据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对色素进行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