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 见 嵩 山 张 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归至资江重游双清亭(其一)
(清)魏源
屿扼双流合,江涵一廓烟。
客来云半槛,影别水多年。
溪涨山为岸,春深雨失天。
孤亭回首处,反照但苍然。
(注)“屿”指双清亭所在的砥柱矶。有的版本将诗中的“失”字写作“湿”,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请从写景的角度对该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咏笛
刘孝孙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
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
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
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诗歌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笛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英国诗人济慈名句:“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请据此观点具体分析诗中“悠悠”二字。
诗的结句体现了什么创作风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席上赠张建康
苏 庠①
本是白萍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归来犹得趁鸥盟。柳丝摇晓市,杜若②遍芳汀。
莫惜飞觞仍堕帻,柳边依约莺声。水秋鲈熟正关情。只愁宣室③召,未许钓船轻。
【注】①苏庠(1065—1147):南宋初词人,隐逸以终,终年83岁。②杜若:香草,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③宣室:古代宫殿名,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有人评说这首《临江仙》语言“明朗清新”,试结合“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两句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