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如下图所示),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并分别计数两侧的鼠妇个数,重复五次该实验,记录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作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4)该同学队上述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如下表: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左侧(有光)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0只 |
右侧(无光)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10只 |
整理数据求得平均值,得到左侧和右侧的鼠妇数量分别是 只和 只。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者只进行一次观察? 。
为什么?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次数 环境 |
1 |
2 |
3 |
4 |
5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中,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等量的生长激素,其他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增重40%,B、C两组小鼠增重均为25%。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 的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 。为什么? 。 21*cnjy*com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 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
(4)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亮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__________和设置__________都是非常重要的。
(2)我们在研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
(3)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4)对该问题做出合理假设是:
(5)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
(6)统计并计算全班各组数据的 ,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
(7)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8)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
(9)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