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仓库时,发现墙角潮湿的拖布和扫帚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拖布和扫帚时,鼠妇迅速爬走。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设计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5)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
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1)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是。
(2)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
(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檫蚯蚓体表,这是因为
蚯蚓是靠呼吸的。
(4)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头部靠近有。
我市某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
(一)实验步骤: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A、B、C,并且在瓶底各铺两张餐巾各加适量水。
(2)取30粒黄豆种子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A杯不作处理,B杯用黑布全部罩住,C杯内抽干气体并密封。然后把A、B、C均置于24℃—27℃环境中。
(二)实验现象
几天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无萌发现象。
(三)回答 问题:
(1)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空气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3)老师认为这几位同学在实验步骤2中的描述欠严密,处理欠妥当 ,请你指出其中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从天竺葵上剪下的一片叶子,在此之前已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用不透光的纸(如图)遮住叶子一部分,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外一昼夜的目的是 ;
(2)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滴加碘酒,遮光和不遮光部分分别呈 色和 色。
(3)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需要 。
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因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某校的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2)猜想促使蜜蜂飞向花朵的因素。
猜想一:蜜蜂飞向花朵,跟花朵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
(2)试验步骤:
猜想 |
试验原理 |
试验步骤及操作 |
需要记录的数据 |
猜想一 |
比较单位时间内飞向不同条件的纸花上的蜜蜂只数,来判断影响蜜蜂飞向花朵的原因 |
用相同颜色,大小相同的两组纸花,分别沾上蜂蜜,挂在树枝上 |
在单位时间内飞向大.小不同的纸花的蜜蜂数 |
猜想二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达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