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装置。
(2)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3)玉米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保证成活率,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这样做又是为什么? 
(4)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                方法来弥补。
(5)被誉为“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获得了高产。这种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了玉米的叶片                            ,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习小组正在探究蚯蚓的运动方式,下面是他们的实验步骤:
第一,先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它在2分钟内前进的距离。
第二,把蚯蚓放在一块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它在2分钟内前进的距离。
第三,用手摸一摸蚯蚓的身体表面,观察它的体表。再观察蚯蚓横切面示意图中体壁上的肌肉。
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发言人,请你说明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无肛门?(填“有”或“无”)
(2)通过什么判断蚯蚓的前后端?(填结构)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4)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还是在玻璃板上爬得快? (填“硬纸板”或“玻璃板”)
(5)用手摸蚯蚓的体表有湿润的感觉,证明体表有粘液,所以实验中,我们要用浸水的湿棉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有利于有利于蚯蚓
(6)通过探究,你知道了蚯蚓是依靠什么运动的?(填它的运动器官)
(7)蚯蚓以植物的枯叶和其他有机物为食。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8)蚯蚓是属于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1)甲乙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结论是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那么甲组的落叶将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蚂蚁“通讯”的实验:他们在离蚁穴合适的地方放置了一些面包屑。不久发现蚁穴中出来几只蚂蚁,很快找到了面包屑。这时他们把一些碎纸片铺在食物和蚁穴之间让蚂蚁返回蚁穴从纸上爬过,接着,他把这些蚂蚁爬过的纸片摆放到没有面包屑的一侧,结果发现,工蚁只能在纸片上来回爬动,却找不到面包屑。当他们把纸片摆回到原位置时,工蚁则沿着纸片爬行,很快找到面包屑。
(1)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2)蚂蚁在分类上是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类。
(3)让蚂蚁爬过纸片的目的是
(4)该同学移动蚂蚁爬过的纸片的目的是
(5)本实验的结论是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关键是( )。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

在“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A、B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图: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
(2)你认为A、B两组同学的设计是否科学?
请说出理由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除了上述探究问题,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