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乙表示两块玻璃板,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块玻璃板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在甲、乙玻璃片下方的(   )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                                                                 。  
 乙                                                                  。
 
 (3)结论是:                                                
探究题。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材料和工具:相似的大豆种子100粒、10%食盐水、清水、湿纸巾、塑料袋等。
  (4)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的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种子浸泡在10%食盐水中,B组种子浸泡在 中。均为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h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巾纸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再将两个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其中实验组是 组,对照组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如果你翻动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作了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黑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
  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上10只鼠妇,观察它们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4)在铁盘中央放10只鼠妇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
  (5)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 ______。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
  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60 | 
   25 | 
   10 | 
   5 |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下表为小明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 试管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 | 
   加入试剂(充分摇匀) | 
   实验现象 | 
  
| 1号 |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 
   37℃ | 
   碘液 | 
   |
| 2号 |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 
   37℃ | 
   碘液 | 
   
(1)实验中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
  (2)在该实验中,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
  (3)在本实验中,设计2号试管的作用是 。
向 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随后,在C试管中滴加一滴碘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入盛有37 ℃的温水中,10分钟后,在A、B两试管中各加几滴碘液,出现的现象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