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此,习近平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的消费观说明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一系列的“中国式奢侈”消费行为充斥四周。同时,有的人吃穿尽情消费却不愿花几十元钱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
材料二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消费中存在哪些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
2013年10月2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出席了苏希洛总统夫人阿妮为与会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领导人配偶举行的活动。阿妮在入口处迎接彭丽媛,并亲手为彭丽媛系上印尼传统服饰“纱笼”。彭丽媛同其他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领导人配偶合影并寒暄。她们共同观看了巴厘岛民俗生活展示、当地传统歌舞表演及民间传说演出。民间传说讲述的是中国商船于12世纪抵达巴厘岛,巴厘国王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材料二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友好使者,架起了一座座友谊桥梁,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我们两国人民友谊才得以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浩瀚大海,历久弥坚,历久弥新。……青年代表着两国交往的未来和希望。我和苏西洛总统一致同意,两国将扩大并深化人文交流,今后5年,双方将每年互派100名青年访问对方国家,中国将向印尼提供1000个奖学金名额。……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中国和印尼友好的大潮当中,两国友好交往事业一定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1)联系材料一,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和印尼文化之间的差异。
(2)联系材料一、二,谈谈如何加强中国和印尼间的文化交流。
在我国,有很多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于如何存续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高二(1)班的政治课堂非常括跃,同学们纷纷亮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收集了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
甲:我们在存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时,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如,崇尚正直、珍爱生命、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这是端午佳节赋予我们的新感悟。
乙: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要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实现存续和弘扬。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要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失掉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谈谈甲、乙观点的正确性。(9分)
2013年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大幅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支出为493.84亿元,增长18.7%,逐步解决文化事业费用支出比重过低的问题,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这些财政支出将优先用于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从文化生活角度,论述财政支持上述文化建设项目的意义。
2011年1月17日,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正在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宣传篇》,袁隆平、黄永玉、姚明等各界有影响的当代中国人一一亮相。之后要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目前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播放的意义,并请您设计出中美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并说明这样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