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一社会制度?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3)你从材料二中获得了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东晋的兴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技进步的对人类历史影响巨大。下面所示成果都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1)图一是第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此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时代;图二是第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此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时代;图三是第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此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时代;(每空1分,共6分)
(2)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你可以通过以下哪一种方式到达欧洲:()

A.乘马车 B.开汽车 C.搭汽船 D.坐飞机

(3)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中国的状况如何?

读图识史:让我们一起回首西藏历史以庆祝百万农奴获得解放50周年。

(1)贞观年间,哪一位公主入吐蕃,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一历史事件与上面三图中的哪一幅处于同一王朝?
(2)哪朝起西藏正式隶属中央?图二中的令牌是哪位帝王在位时首先设立的?
(3)图四是毛主席为了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而宴请西藏客人时的图片。请问,这一协议签订有何意义?
(4)百万农奴是在哪次改革之后获得解放的?
(5)综观上述图片和问题,写出你最想对在“藏独”分子说的一句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美国“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国内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美国的这两场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4)综观上述三则材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四:一战损失统计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000万人
2000万
34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这一事件中最具标志性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交通工具的革新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什么?
(4)材料四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与中国签订的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有怎样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