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里程中,一种新的社会代替旧的社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中,为了使国家能摆脱困境,走向新时代,资产阶级有彻底的摧毁封建势力的,但有与封建势力妥协保留了国王的,还有的发动民族解放战争而打碎殖民枷锁的。
请据此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与封建势力妥协保留了国王的”的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哪国的革命,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事件是什么?
(2)资产阶级革命中“彻底的摧毁封建势力”的是什么革命?革命中颁布的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是什么?革命的高潮是什么?
(3)“发动民族解放战争而打碎殖民枷锁的”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什么?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及至思想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回顾中国以及欧美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请你完成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1)A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与文艺复兴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B处事件的标志是什么?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经济领域的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还会反作用于政治领域,因而共同促进C事件的发生,请你说出C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欧美的近代化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九年级某班同学要进行这一主题的探究,你能帮他们选择一个探究角度并推荐一些与之相符的材料吗?选择历史材料,获取历史知识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 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反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中国的大门”是指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两则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东西文明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面对国家的危难,中国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洋务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3)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列举出一例这次改革日本汲取的有利于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成果。
(4)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的感悟。

中国是文明之邦,追求世界和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为开辟图一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按文明交流的方式划分,上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属于哪一种文明交流方式?
(2)这两幅图所反映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梁启超先生曾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结合图片及所学历史知识,请从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统治面临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洋务派,他们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兴起了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

(2)根据图6、图7,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值得肯定。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8分)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2)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