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烧荒和耕种水稻)。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采集)为业。……饮食还给(食物供给有保障),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几个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西汉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请你算一算从西汉建立到东晋建立相距多长时间?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江南经济发展状况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i)(王朝崩溃),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姓氏名谁?他后来又用什么称号?
(2)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材料二中的“一夫作难”又指什么事件?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上述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
——周恩来
材料二:“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
——田汉(1938年)
“八年间的死亡惨烈,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你们无条件投降。”
——新华社社论(1945年8月)
材料三:“……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
——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
请回答:
⑴近代史上中日之间“五十年对抗”完全是由日本对华侵略造成的,请举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
⑵材料二中的第一段是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的祝捷歌词,这应是哪次战役? 八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⑶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对日本的侵略持一种什么态度?假设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用一句话阐明你对此的看法。

照片承载着浓重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⑴请说出照片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⑵请写出照片二所反映的会议名称。照片三所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之一,那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呢?
⑶照片四中的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险,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请你说出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会议名称。
⑷写出照片五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照片六反映的是哪次重大战役?
⑸请给这组照片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
材料二:“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注:张季子即张謇)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第一段话出自哪本书?其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第二段内容写的是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阶级对强国道路的探索?
⑵简要概括材料二中第一段内容的“救国”主张。第二段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探索?
⑶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