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大小的可能值是:
A.15N,5N,6N |
B.3N,6N,4N |
C.1N,2N,10N |
D.1N,6N,3N |
一列简谐波,在t=3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波中一质点P1的振动图像,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波向右传播 |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6m/s |
C.t=2s时,质点P2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 |
D.t=10s时,质点P2处于平衡位置处 |
两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以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和方波形的交流电,两种交流电的最大值相等,且周期相等.在正弦波形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1,其与方波形交流电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2之比Q1∶Q2等于
A.1∶1 | B.2∶1 |
C.1∶2 | D.4∶3 |
环形线圈放在均匀磁场中,设在第1秒内磁感线垂直于线圈平面向内,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那么在第2秒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
A.感应电流大小恒定,顺时针方向 |
B.感应电流大小恒定,逆时针方向 |
C.感应电流逐渐增大,逆时针方向 |
D.感应电流逐渐减小,顺时针方向 |
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照射到地面上,通过一定的装置可观察太阳光谱,如图所示是一简易装置。一加满清水的碗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将平面镜M斜放入水中,调整其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经水面折射再经水中平面镜反射,最后由水面折射回空气射到室内白墙上即可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七色光带。逐渐增大平面镜倾斜角度,各色光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以及最先消失的光是:
A.红光一紫光,红光 | B.紫光一红光,红光 |
C.红光一紫光,紫光 | D.紫光一红光,紫光 |
如图,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d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 |
B.该时刻a、d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 |
C.a质点的振动始终最弱,b、c、d质点的振动始终最强 |
D.再过T/4后的时刻a、b、c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因此振动最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