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的电压有2、4、6、8、10和12伏六档,滑动变阻器有A、B两个(A标有“10Ω 1A”字样,B标有“20Ω 2A字样”).待测小灯标有“2.5V”字样,小华选用电源的电压为6伏档,并选取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发光较亮,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

①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是 ,判定该小灯正常发光的方法是 .
②小华在实验中,选用的变阻器是 (选填“A”或“B”)
③若要测出该小灯的额定功率,小华可采用的方法有:
方法一 ;
方法二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如图乙所示.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凸透镜换成了薄玻璃板.此时调节光屏(未画出)的位置,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
在测定标有3.8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实验要求把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P调至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小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保留两位小数)。
某同学要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
(2)他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实验次数 |
摆幅(cm) |
小球质量(g) |
摆长(cm) |
时间(s) |
| 1 |
10 |
30 |
80 |
1.8 |
| 2 |
10 |
40 |
80 |
1.8 |
| 3 |
15 |
40 |
80 |
1.8 |
| 4 |
15 |
40 |
100 |
2.0 |
(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用质量为20g和50g两个小铁球,分别制做成摆成为80cm和100cm的两个单摆,根据上面实验结论可推测,这两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应分别是s和s。
某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 实验序号 |
物距/cm |
像距/cm |
像的性质 |
| 1 |
20 |
6.7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 2 |
15 |
7.5 |
|
| 3 |
10 |
1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 4 |
7.5 |
||
| 5 |
4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4中像的性质和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
(3)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c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