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历史依据一
历史依据二
历史结论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把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完全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范仲淹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散序进士》)这主要是因为()

A.只有进士才能为官 B.进士考试难,录取率低
C.进士在官场的同僚多 D.社会普遍认同进士的能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