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1912年至1921年,张謇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相当于1899~1911年13年纯利润总和的3.61倍。在1920至1921年,上海的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大生股票成为当时市场上“绩优股”,行情天天看涨。这10年大生纱厂迅猛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一战时期列强忙于大战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宣传抵制日货的歌谣:“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制抵。”此歌谣的出现应该是在

A.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

梁启超曾如此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蒋廷黻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描述:“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请问下列选项中属于蒋先生所说的“少数人”的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实行民主共和 D.提倡重视民主与科学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写19世纪中期的中国农村:“沿江沿海的主要航道上,太古、怡和、旗昌之类的外国轮船和招商局的轮船势力正盛,‘上海之沙船,宁波之钓船,广东之红利船全失其利’,汉口以下的江船‘也废业者逾半’”。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被打破 B.列强经济侵略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近代中国传统的运输业受到冲击 D.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到中国内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