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北京条约》签订后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大的战斗有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说明
A.在抗日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组织抗战 |
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面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与这段话最吻合的一段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五四运动时期 |
下表为1890—1933城市人口(以百万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统计表,依据
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国家 |
1890 |
1900 |
1910 |
1920 |
19 33 |
英国 |
11.2 (29.9%) |
13.5 (32.8%) |
15.3 (34.9%) |
16.6 (37.3%) |
18.7 (39.2%) |
美国 |
9.6 (15.3%) |
14.2 (18.7%) |
20.3 (22.0%) |
27.4 (25.9) |
45.1 (32.8%) |
德国 |
5.6 (11.3%) |
8.7 (15.5%) |
12.9 (20.O%) |
15.3 (35.7%) |
20.7 (30.2%) |
俄国 |
4.3 (3.6%) |
6.6 (4.8%) |
10.2 (6.4%) |
4.0 (3.1%) |
36.5 (20.2%) |
A.1890—1933年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但高于德国
B.1910—1933年城市人口数量对比证明美国国力领先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导致1910—1920年俄国城市人口减少的因素之一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德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 | B.联邦制 |
C.总统制 | D.两党制 |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搀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 “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耗|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
B.以隐晦的神喻来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
C.通过研究表象,进而探索事物背后的真相 |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