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1)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一195. 8℃<T< ℃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2)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NH3)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T< ℃。
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 Tm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 Tm 的判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的质子数为 69 ②属于金属元素
③原子的中子数为 69 ④相对原子质量为 168.9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
(2)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13 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E是红棕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黑色粉末生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2)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物质与E物质反应过程中,B物质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1)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x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 。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