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一史家指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    )

A.任何史料均不足信 B.任何史料均可质疑
C.历史没有客观可言 D.历史学取决于史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陈争平教授将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分为四大阶段,即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建国初一边倒型开放、六七十年代突围型开放和新时期的扩大开放。有关几个“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动附庸型开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全面否定
B.“突围型开放”,为80年代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C.“一边倒型开放”有利于新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D.“扩大开放”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确立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