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这表明古代统治者( )
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 | 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 |
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 | D.追求清正廉明的政治理想 |
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掌权以后,国家开展强大的运动来改变它的工农业结构……主要消费品工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当这些工业在50年代国有化以后,它们的利润很快变成政府收入和国家储蓄的主要源泉。”当时新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
A.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
B.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 |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
D.造成了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 |
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 | 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 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
“英国光荣革命在—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作者强调中国民主制度建设( )
A.应该考虑历史传统因素 | B.必须借鉴英国民主革命经验 |
C.要走独立自主创新之路 | D.与美国的民主之路大相径庭 |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
第一卷 |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
第二卷 |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
第三卷 |
…… (1865~1895) |
第四卷 |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 (1895~1900) |
第五卷 |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
A.早期现代化的尝试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
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
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