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常温下将0.2 mol•L-1 HCl溶液与0.2 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0.2 mol•L-1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
②混合溶液中c(Cl-)-c(M)=              mol•L-1。(填精确计算结果)
(2)常温下若将0.2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             MCl的水解程度。(填“>”、“<”、或“=”)
(3)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的pH不等于7,则混合溶液的pH            。(填“>7”、“<7”、或“无法确定”)
(4)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实验序号
0.1000 mol•L-1 HCl溶液体积/mL
待测NaOH溶液体积/mL
1
27.83
20.00
2
25.53
20.00
3
27.85
20.00

①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到达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D.滴定前,滴定管中的溶液液面最低点在“0”点以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阅读讨论并完成以下各项内容: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
(1)酸雨是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个别地方甚至低于2.1(食醋的pH=3)。引起酸雨的罪魁祸首是大气中的SO2和氮的氧化物。它们的主要来源是煤和石油的燃烧,全世界每年排放1.5亿吨的SO2
①SO2可在空气中受光照等因素作用而被氧化,最终与雨水形成硫酸型酸雨。试写出这两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全世界每年排放量约为5×107 kg。NO2溶于水生成 ________和NO。
③酸雨可导致的危害有________(填序号)。
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
C.造成洪涝灾害 D.恶化人类环境
④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中的硫化物进行________,对废气中的氮的氧化物用________吸收。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工业原料气(含SO2、N2、O2)中SO2的含量(已知碘能氧化H2SO3,生成H2SO4)。

①若原料气从左向右流时,上述装置连接的顺序是:原料气→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装置②中出现________现象时,立即停止通气。
③你认为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碘的淀粉溶液的是________。
A.酸性KMnO4溶液 B.NaOH溶液
C.溴水 D.氨水

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胶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在钠碱循环法中,Na2 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²-):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原因: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 C(HSO3-)> C(SO32-)>C(H+)==C(OH-)
c、C(Na+)+ C(H+)="=" C(SO32-)+ C(HSO3-)+ C(OH-)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起始滤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达)
(2)试剂I的化学式为
(3)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000C下发生如下反应H2(g)+CO2(g)H2O(g)+CO(g)△H<0,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已知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起始浓度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1)、平衡时,甲中CO2转化率为      
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CO2转化率大小比较
(2).丙中达平衡需要20S,则反应速率V(CO2)=
(3).甲中的反应速率-时间图像如图,在图中画出丙的反应速率-时间图像

(4)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填 “大于”“小于”“等于”)

.A、B、C、D为常见气态单质。已知:① A和B可以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其产物还可以与B化合生成红棕色气体;
②C分别与A、B反应生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子E、F中都含有10个电子;
③C和D反应生成的化合物J易溶于水,在其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1)E与J按物质的量2:1通入F中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的四个平衡体系,(用方程式表示):




已知该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A、C、D所含元素可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R,该化合物R在重水DO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