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棒。
②在乙池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乙池中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我国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名为“可燃冰”的环保型新能源。

(1)CH4可与Cl2反应,反应历程如下
①Cl2→2Cl    ΔH =" 243" kJ·mol-1
②Cl+CH4→CH3+HCl    ΔH =" 4" kJ·mol-1
③CH3+Cl2→CH3Cl+Cl    ΔH =" -106" kJ·mol-1
则CH4与Cl2反应生成CH3Cl(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
(2)CH4可用于设计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通入CH4的一极为原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的单质在C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D的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一半。(第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A为;B为;C为;D为;(填元素符号
(2)C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A单质的结构式:
(4) C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5) 写出D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得溶液的pH7。

聚-3-羟基丁酸酯(PHB),被用于制造可降解塑料等。PHB是由许多3-羟基丁酸分子聚合而成。合成聚-3-羟基丁酸酯的途径很多,其中有一种途径的副产品少、污染小、原子利用率高,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2)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序号)。
(3)反应②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碳原子的有效利用率为100%),则A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分子中仅有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
实验。
X溶液是,滴入的量一般为

(2)乙同学也设计完成了另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直至盐酸过量。
①写出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②上图中哪个图像符合该同学的记录(填序号)。
(3)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中,(填“甲同学”、“乙同学”或“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由:
Ⅱ.丙同学测出10mL 10%的NaOH溶液和不同体积的10%的盐酸溶液混合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见下表(假设两溶液密度相同)。

加入盐酸的
体积()/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溶液温度上升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就此实验回答:
(4)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请在图中绘制出溶液的温度上升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并在曲线上画出能表示两者之间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并用字母P表示。

Ⅲ.丁同学为测定标示质量分数为32%的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用pH测定仪组成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在烧杯中加入20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pH测定仪打印出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6)请以此次测定的结果为依据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
(7)请分析你的计算结果与标签标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的可能原因(若一致,此空可不填):

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A、B是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M为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溶剂,其结构与A相似且为非极性分子。C、E均难溶于水且E难溶于酸。
(1)单质N在X中燃烧可形成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则构成N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M的电子式为,Y的化学式为
(3)①写出离子方程式:A→C
②检验O中阴离子的方法为
(4)将M滴入O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请推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其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在适当条件下三种单质直接化合,可发生如右图所示变化。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C分子中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Z两元素也可按1:1组合成另一种物质D,D 的电子式为,A与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无污染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的物质名称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3)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溶液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b.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反应过程,Y的单质体积分数始终为50%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e.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