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3)材料一中“卫鞅”的话给了你什么启发?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中?
示例:
① (长安)② () ③ () ④ ()⑤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日本所谓《新历史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是这样叙述的: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对开枪的历史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议,并发布了新闻公报。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材料一所叙述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真实的吗?请举一例证明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2)材料二中“割台湾”是日本发动的哪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实现的?此后台湾又是怎样回归的?
(3)近代史上什么时间、事件后又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分离?
(4)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当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命运之时,国共团结一致,共御外辱。请说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后,并肩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说出国共两党领导抗日军民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各举一例即可)。
(5)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图中人物:
图1,
图2。
(2)图3中的杂志是年_______________创办的。这本杂志的创刊有什么意义?该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叫什么?(5分)
(3)图2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他在1918年在上面发表了哪两篇文章来歌颂十月革命?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观察上面的“丝绸之路图”,指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并将它们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起点)— 河西走廊— 葱岭(今新疆地区)—安息(西亚)— (终点)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3)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
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某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六)班的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看图学史
(1)图一、图二与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有关,它们分别是什么战争?
方式二:咏诗学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方式三:赏乐学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3)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反映抗日的歌曲(写出歌曲名称)。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方式。(例:到图书馆查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