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8万英镑修建了钢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世界炫耀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当时英国可以展出的“工业技术成果”应该不包括( )
| A.珍妮机 | B.改良蒸汽机 | C.轮船 | D.火车机车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
|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
| B.《马关条约》签订 |
| C.《辛丑条约》签订 |
| D.“七七事变”爆发 |
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法国文学家雨果这样谴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 A.英国、德国 |
| B.英国、法国 |
| C.德国、法国 |
| D.俄国、英国 |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鸦片战争的耻辱 |
|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
| C.侵华日军的暴行 |
| D.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