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①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讲这番话的?
③从以上历史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17世纪80年代末,图一中的建筑最终成为了英国最高立法机关的标志。在这里通过了哪一重要文献,最终确立了英国的什么政治体制?
(2)图二是哪一部重要文献签署的场景?在这部文献的指引下,该国所进行的战争具有什么性质?
(3)图三中大革命的纲领是指什么?这一纲领受到了近代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
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年月日)和标志。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3)请写出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4分)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四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一:看下图
这个国家的出现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l858年6月林肯
材料三:“八年前,当这个国家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41年1月罗斯福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6分)
(1)材料一中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独立后建造的,是谁带领美国人民实现了独立?
(2)根据材料二回答,林肯的主张是什么? 最终结束“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3)材料三罗斯福为什么说八年前美国曾处于“恐惧之中”? 为摆脱“恐惧”,他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该行动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一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的是哪一场革命?该国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什么政府?谁当选为主席?
材料二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2)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 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3)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是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事件?(3分)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4分)
材料二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文字异形”,这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重重阻碍。到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秦统一的当年,秦始皇即下令“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和赵高等人整理文字,废除其它各种异体文字,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于公文法令,通行全国。
——改写自《历史春秋网》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分析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