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葬祭,谥文安。
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不识碑所识:认识 |
| 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渥:深厚 |
| 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宥:宽恕 |
| 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居:过了 |
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
| B.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
| C.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
| D.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上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
| 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 |
| 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 |
| 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文所学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
(2)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5)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既来之,则安之(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
| B.然而不王者(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
| C.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
| D.却匈奴七百余里(却: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 |
| B.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容词作动词,完好、完善) |
|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疼爱) |
| D.水击三千里(三千里:数量词活用为名词,三千里的距离)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空荡明澈) |
| B.乳二世(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
| C.垣墙周庭(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 |
| D.汝幸而偶我(偶:名词作动词,嫁)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也(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
| B.下江陵(在……下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
| C.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
|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炬:名词作动词,放火、焚烧) |
|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储藏收集的金玉珠宝等) |
|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动词活用为名词,渔夫、樵夫) |
| D.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名词作动词,发白、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