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蝗虫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呼吸器官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器材和用具:试管、活蝗虫、清水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 的清水。
②把两只 活蝗虫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 浸人水中,露出 部;乙中的蝗虫的 浸人水中,露出 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④结果预测: 。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12分)
鼠妇是一种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我们经常可以在花盆、石块下面发现它们,它们的身体扁平,呈长椭圆形,有多对足。当我们搬开花盆和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我们搬动花盆和石块惊吓了它们,还是它们怕见光呢? 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
题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了_________和________ 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个同学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丙三条相同的鲫鱼,放于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只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操作步骤之二是只用纱布捆扎乙的尾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丙不作处理。请问:
(1)上述探究设计包括组对照实验。
(2)甲和丙,乙和丙的实验变量分别是和
(3)探究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了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鱼在游泳时,靠鳍保持平衡,靠 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某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将试管放在37度温水中的目的。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温润.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作出的假设是.
(2)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3)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
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下处理,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叶片甲和叶片乙,经脱色、漂洗、滴加磺液和再漂洗后,观察叶片甲和叶片乙中①﹣﹣﹣④部分颜色的变化,其中,会变成蓝色的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