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用如图a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a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4)图b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5)为了更好地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可在图a所示的装置中适当进行一些改进,请写出改进的一条措施: 。
小华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 处断路。
(3)小华排除电路故障后,先将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记下此时的电流值。取下 的电阻,再分别接入 、 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均为 ,记下对应的电流值。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温度 |
94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地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其体积 (填“增大”或“减小“ 。水的比热容 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水沸腾前 内吸收的热量为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铅笔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是该实验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向右移动铅笔芯上的滑片 ,电路中的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如果滑片 滑动到铅笔芯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很小,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 移动。
(3)移动铅笔芯上面的滑片 ,记录铅笔芯 之间的距离和电压表的示数,数据如下:
|
0 |
30.0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
0 |
0.4 |
0.8 |
1.2 |
1.6 |
2.0 |
2.4 |
通过数据反映出的规律和 可以推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 比的结论。若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 ,滑片 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变为 ,滑片 再向右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电压表示数为 。
绳子的抗断拉力是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超过这个拉力,绳子就会断裂。某实验小组用“加沙子法”测量一根细轻绳的抗断拉力,主要过程如下:将小桶悬挂于细绳下,缓慢在桶中添加沙子,直到绳子断裂。取下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小桶和沙子的重力。
(1)某次测量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桶和沙子的重力如图所示,细绳的抗断拉力为 .本实验的原理中用到了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和 的知识。这种方法测量出的抗断拉力比绳子实际的抗断拉力 。
(2)改变绳子的长度,其抗断拉力 改变;用绳子拉着重物加速上升,其抗断拉力 改变。(均选填“会”或“不会”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 转动。
(1)如图甲,当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当入射光 向 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 (选填“靠近”或“远离” .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 和 。
(2)如图乙,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 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