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玡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映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等级制度严格 | B.君臣关系越来越紧张 |
C.皇权不断强化 | 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人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材料反映的是
A.世官制度 | B.察举制度 | C.九品正中制 | D.科举制度 |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大区,习惯称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任期1年。”其中“刺史”的职权是
A.管理行政 | B.统领军队 | C.征收赋税 | D.监察官员 |
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在黄色龙袍上还有象征皇权的十二个图形,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火等等。皇帝衣服的图案和颜色,除皇帝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用,否则就要杀头的。这说明
A.历代皇帝对服饰很讲究 |
B.皇权至高无上 |
C.君臣等级森严 |
D.皇位世袭的传统 |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现象始于
A.周武王 | B.秦始皇 | C.汉高祖 | D.汉武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