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据这份报纸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 B.奥斯卡奖的历史回顾 |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D.“北京人”头盖骨追踪 |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是英美与日本在东亚争夺利益和霸权的需要。下列有关说法不准确的是
A.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赢家 | B.形成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局面 |
C.美国居主导地位,日本受到一定抑制 | D.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收回了许多主权 |
下图是一战期间日军占领青岛的情境,下列有关山东问题的由来,排列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②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③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④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①④ |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 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 |
C.打破英国海上优势 | D.维![]() |
下图是在1921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会议,会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