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秦国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肯定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D.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必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平凉府志》中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这种作物(图2)最初是由哪一地区培植的()

A.亚洲 B.美洲 C.非洲 D.欧洲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和大弟子及追随者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玛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与以上三段文字先后顺序相对应的经典分别是()

A.《大藏经》、《圣经》、《古兰经》 B.《大藏经》、《古兰经》、《圣经》
C.《古兰经》、《大藏经》、《圣经》 D.《圣经》、《大藏经》、《古兰经》

图1中的古代宝贵文献是得益于下列哪一文字而保留下来的()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1938年,希特勒为吞并苏台德区,制造的借口是

A.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
B.犹太人、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应腾出生存空间
C.为德意志少数民族争取利益
D.对犹太人、斯拉夫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