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红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         A,I=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红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⑴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

⑵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①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填“a”或“b”)
②利用表中数据,在上右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分钟。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探究声音的特征:
⑴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_决定的.

⑵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⑶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试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