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材料二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材料三 人类能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有线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使人类能利用煤的能量、能成本低廉地生产铁、能同时纺100根纱线……并且,使西方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宗教神学的内容有何特点?试举两例自然科学发展的史实说明神学的东西“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2)材料二中,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的“大不相同”是指什么?同贵族进行的“新的斗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括说明其如何“使西方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既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
——《大总统发布尊崇孔圣令》
材料二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部都踏倒他。
——鲁迅《华盖集》
材料三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雍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然是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其时一般的社会主义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饿乡纪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文告是什么政府颁发的?其政治目的何在?其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分别引发了怎样的反击事件?
(2)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讲,材料二中,鲁迅所讲的“这前途”的含义是什么?“全部都踏倒他”的“他”指什么?“全部都踏倒他”表达了鲁迅怎样的姿态?
(3)材料三中,瞿秋白所讲的“隔着纱窗看晓雾”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和爱国知识分子什么状况?“久雍的水闸,一旦开放”又是什么含义?
(4)上述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中国思想领域何种变化趋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印刷机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们的谈话方式并扩大了可进行问题讨论的人们的范围。因特网所能改变的东西都包含这些,但会远远多于这些。
——[英国]巴雷特著,李新玲译《赛伯族状态》
材料二 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于是科学家们将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物质与能量之后的第三个开发对象进行研究,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就这样开始了。1969年10月,由于军事的需要,美国进行的计算机网络开发成功,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实验网络搭建成功。此后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工具陆续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发出一来。一直到全球信息网出现,互联网才成为一个成熟与稳定的巨大信息源。
材料三 2007年11月由联合国发起的互联网管理论坛第二次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探讨少年儿童与互联网的关系、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议题之一。潘基文在致大会的信中特别强调,互联网为少年儿童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和文化的大门,但也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他希望论坛能有助于营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
请回答:
(1)归纳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互联网是在什么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概括归纳因特网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互联网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区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四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结合材料三、四,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四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破仑征俄失败)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于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摘自《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摘自克莱芒•罗歇《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德国(1813)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摘自《法国史》
【材料四】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
——摘自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所述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8分)
(2)材料二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4分)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列举导致俄国和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外部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二者近代化改革的局限性对各自以后的长远发展有何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