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特政府认为,“对华关系归根结底远不如同莫斯科的关系重要”,而“尼克松已表明,他准备顶住俄国人”。“在福特总统正式访问北京之后没有多久,毛泽东再次邀请尼克松访华。”这表明当时中国
A.外交形势受到冷战干扰 | B.美国政府决策效率低下 |
C.力推中美关系全面和解 | D.外交困境并未实现突破 |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
①孔子②老子③马丁·路德④孟德斯坞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
B.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
C.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
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从此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国际封锁。为这一重大历史变化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 | B.李四光 |
C.钱学森 | D.袁隆平 |
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
B.“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
C.“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
D.“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