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提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
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
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
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_____________

(2)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  .设计的实验步
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  ;⑤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  (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  
NaN3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0.140g 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3→3N2
(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mL(N2的密度为1.25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100mL B.1L C.2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写出装置代号).
(3)装置B是实验室用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图1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  (填“a”或“b”)如何验满  
(5)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熟石灰和硫酸铵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写装置序号)

①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③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B  ;C  ;D  ;E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①、②、③有关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内指出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潜水艇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方法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你认为最合适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  .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点优点是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将燃烧匙内红磷点燃迅速伸入广口瓶并塞上胶塞.
(1)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约  体积,由此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  体积.
(3)实验结束后,拔开胶塞,迅速伸入一燃着的木条,请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4)若实验结果氧气的含量还不到20%,分析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