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和锈蚀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铁丝燃烧
如图1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观察到:Ⅰ、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1)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
(2)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
(3)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的原因.
探究二:铁粉腐蚀的条件
如图2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广口瓶(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
样品 |
量筒起始 读数/mL |
量筒最终 读数/mL |
所需时间 /min |
1 |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
100 |
72 |
约120 |
2 |
l 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 | 100 |
72 |
约70 |
3 |
|
\ |
\ |
\ |
(4)金属腐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金属元素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的过程.
(5)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6)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7)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是.
(8)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写任意一条即可)
(10分)"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 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
②碱性的
溶液可以与中性的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
、
、
、
和
。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用带异營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 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
试管中固体逐漸减少, 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样品中一定含有, 不含 。 |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样品中含有。 |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
的结论,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迸行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下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
(2)固体I的成分是。(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烧杯
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
【实验反思】
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
B.实验探究2烧杯
中的溶质为
和
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在原样品中加人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一中振荡
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比
瓶与(填"
"或"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能与
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结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 的容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 |
30mL |
20mL |
12 mL |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铝土矿 (主要成分
)
B.钾长石(主要成分
)
C.赤铁矿 (主要成分
)
D.磁铁矿 (主要成分
)
(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1为探究金属化学 性质的实验,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③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填物质类别);
(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
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A. |
铁锅 |
B. |
铜导线 |
C. |
铝箔 |
D. |
黄金饰品 |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
具有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③ 金属是一种有限资源,需要保护和回收利用。
黄铜(铜锌合金)用作弹壳的制造。现有一批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弹壳,处理这批弹壳可以制得硫酸锌和铜,其主要流程如下所示。
【收集资料】弹壳上的锈主要为
,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弹壳中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a.写出弹壳上的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固体D为。
铁生锈探秘
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B、D实验中铁生了锈,而A、C实验中没有明显的现象,仔细分析这4 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方案
对照实验指除了一个变量外,其他的量都保持不变的实验.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方法.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ABCD实验代号)和变量.
第①组对照实验,变量.
第②组对照实验,变量.
第③组对照实验,变量.
(2)解释数据
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
时间/小时 编号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A |
0 |
0 |
0 |
0 |
0 |
0 |
0 |
B |
0 |
0 |
0 |
0.3 |
0.8 |
2.0 |
3.5 |
C |
0 |
0 |
0 |
0 |
0 |
0 |
0 |
D |
0 |
0.4 |
1.2 |
3.4 |
7.6 |
9.5 |
9.8 |
导致B、D实验装置中导管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3)获得结论
根据本实验,你认为导致铁生锈的物质有;能加快铁生锈的物质是.
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
并探究
与过氧化钠(
)的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
,
发生反应: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装置
制取
的优点是.
(2)装置
的作用是吸收
中混有的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
的作用是.
(4)装置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
(5)为探究反应后装置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3实验:
根据判断,反应后装置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