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淡化 | B.氢气吹肥皂泡 | C.煤燃烧 | D.干冰升华 |
已知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可溶于水。下列关于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CO2 |
B.图②将镁条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
C.图③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 |
D.图④表示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份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
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MnO2 (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将45 g A放入50 g t2℃的水中,所得溶液为95g
C.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
D.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