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电极A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2)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
(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
现有一杯蔗糖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g/cm3,中部的密度为bg/cm3,下部密度为cg/cm3,则a、b、c之间的关系是(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说明溶液具有性;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其中的溶质是,常温下,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_性。
(6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再加上分析推理,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和确认分子的真实存在。
【实验理解】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大烧杯罩住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
A.浓氨水和酚酞溶液B.酚酞溶液和酚酞溶液 C.浓氨水和浓氨水
(2)本实验用到对照的方法,起对照作用的是(不变色)和(变色)。
(3)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是。
A.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之间有间隔
D.A烧杯和B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
E.A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实验延伸】
某同学根据上面实验,设计了小魔术:用蘸有酚酞溶液的毛笔在滤纸上写了“化学”两字,晾干,看不到痕迹.然后他在滤纸上喷上一种液体,滤纸上立即显示出了红色醒目的“化学”两字.一段时间后“化学”两字变淡,又消失了.
【问题探究】
(4)他在纸上喷的液体是。
(5)有同学喷氢氧化钠溶液,也出现红字.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4分)大明和小明发现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写出两点):①,②。
(15分)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内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好的氧气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用D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字母),用D收集甲烷气体时气体从(填a或b)导管进入。
(9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
(3)该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理由是 。